学校要闻

校企合作破解包子“冻龄”配方

发布时间:2025-05-13作者:张思渊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10

512日中午,在南区食堂,猪肉梅干菜、奥尔良鸡肉、青菜包、酱肉包等6个种类的1000个老面包子免费向师生发放,并收集师生意见反馈。

“馅儿新鲜,面好像更有嚼劲,和平常吃得不太一样。”旅游管理学院学生陈齐羽刚品尝猪肉梅干菜包后说。而食品科技学院学生吴思俊一眼就看出了包子的不同:“从这个气孔来看,面发得很好,嚼到最后是甜的。”

而这个与众不同的包子,是食品科技学院和湖北华鼎团膳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品,不用商业酵母,采取传统老面,改良发酵工艺后制作。食品科技学院教师王永介绍,改良后的老面包子有独特的“冻龄”配方,生胚经冷冻,后期再蒸熟时,仍能保持口感、形态各方面的稳定。“研发老面包子,主要是解决包子开裂问题。”王永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成员开展微生物发酵测验,培养老面菌种,解决面团的抗冻难题。团队成员孙悦老师介绍,从20246月,菌种发酵配方进入全面测验时期,最开始团队成员拿出了6个发酵配方,经过多重筛选验证,最终针对发酵性能最好的配方进行进一步优化。“连续三个月,我们针对这组配方下的包子品质进行了全方面的监测,最终研发成功的菌种不仅可以冷冻后复苏老面的蓬松感,还将冻胚的保质期从以往的20天延长到60天。”孙悦说。

湖北华鼎团膳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华介绍,与我校同步开展试点试吃的,还有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学院等院校,鼓励师生们从口感、色泽、弹性等方面打分。目前,老面包子已投入郑州、襄阳、十堰等城市销售,一天销售量近三万,定价在1.5元到2元之间,很受市场欢迎。

20246月,我校与湖北华鼎团膳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大师博士工作站”,12月成立楚菜预制菜产业学院。校企双方以工作站为抓手,共同在解决行业痛点、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教育优势和食品产业优势相结合,增强应用型科研落地转化。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赵冰彦 郑梓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