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5月9日,我校艺术学院在北区食堂前广场举办2025届毕业成果展,120名毕业生搭建60个展位,将自己的毕业作品面向全校师生展示与销售。校党委书记孟武康,校长彭瑜,副校长刘佳霓、罗双燕,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刘萌莅临市集共同宣布开展。
《青绿之间》展台,蓝白交织的扎染作品被精心陈列,深浅不一的晕染,起伏的褶皱,都述说着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的美妙邂逅。《溪游记》展台则将文创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武当山贡茶、竹溪魔芋面、房县小花菇……一件件家乡特产被巧妙融入毕业作品。“我想用插画的形式来反映出家乡特产的特色,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注入动力,展现家乡的每一幕新变化。”动画专业毕业生朱漪镝介绍自己的思路。不少摊位前,师生们了解创意背后的故事,现场交易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摊主”沟通,预订自己的创意产品。
“这一系列插画以楚国漆器及楚文化为灵感,将战国漆器文物的特点——线条张力、丰富图案与华美韵律流畅融入画面构成。”毕业生赵嘉琪介绍。
红布铺陈,黑绿布交织,《楚漆逸梦》展台上,明信片、冰箱贴等周边产品将千年漆器的装饰性美学转化为可触摸的日常文创,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赵嘉琪表示,产品价格很亲民,定价区间基本在5元到25元。据了解,活动期间不少同学购买她的产品,多为明信片、冰箱贴和双插立牌等小型商品。
越王勾践剑的锋芒、崇阳铜鼓的古朴、石家河玉人像的神秘……古老文物于《楚韵时空缘》展位上“化身”印章,在一次次的按压中跃然纸上。手持画笔,一条条五彩斑斓的线条被勾勒在面具之上,《傩面百相》展台上,恩施傩面具文化在同学们的动手实践中展现文化张力。“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和古代文明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一学生田滕子说。
本次毕业成果展是艺术学院首次探索设计成果落地转化的育人实践,学生们通过设计、绘画、产品开发等实践,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具象的文化表达,让创作落地开花。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胡鐾文 王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