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小原流花道绽放校园 我校国学小课体验自然之美

发布时间:2024-05-23作者:记者 陈梦婷 李紫慧来源:全媒体中心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嗅一缕花香,赏自然之美。5月22日晚,我校第三十八期国学小课“走近自然,体验小原流花道文化”在校史馆正式开课。30余名同学在小原流二级家元胁教授、武汉花穗小原流学会会长由美的带领下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花艺盛宴,在花香中感受万物灵性。

小原流19世纪末由小原云心创建,故名为小原流。作为日本三大花道流派之一,小原流花道以其自然、简约、高雅的风格著称。它强调以花为媒,以心观物,追求花与人、自然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小原流插花的表现形式融合了西方的“色彩插花”以及东方的“写景插花”特色,是一种以色彩美为中心,结合季节美和形态美表现大自然的插花造型艺术。

时代发展与人文情怀的融合,造就了如今小原流花道的成套体系。相比之前古典插花较为公式化的表现,小原流的风格在表现上更加活跃多样,不仅给插花者更多的创作空间,还能更好地让花焕发自然生机,达到“以景入室”的美化效果。“小原流花材普遍采用文人偏好的松、竹、梅、牡丹、山茶、石榴、枇杷、荷等,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文化内涵、情怀或传达一种品德。因其融入丰富的中国元素,极易与我们产生共鸣。”本次活动中,由美不仅向师生们介绍了小原流花道的历史渊源、基本理念与技巧,还现场演示了如何、搭配、修剪和插制花卉,将一朵朵普通的花卉打造成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的作品。

“不同的花材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和气质,我们需要根据主题和意境进行适当修剪”在修剪花材的过程中,由美强调要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去除多余的部分,突出花材的特点和美感。她精心指导学生们进行修剪,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呈现出最佳状态。在插制环节,由美介绍了小原流花道的几种基本造型,如“直立式”“倾斜式”“平卧式”等,示范了如何将花材插入器皿中,使其既稳定又美观,同时保持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小原流属于“自由花”,插花的形式是在宽口盘中放置剑山,将花材错落有致地插入剑山,从而构成立体又相互映衬的花草图景。本次用到的花材有紫色剑花、白菊和粉色玫瑰,属于直立应用花型,初学者想要插好曼妙的花艺作品并不容易。活动现场不少同学犯了难,或是花茎过长,高高伫立在剑山上;或是花茎过短,整体层次不够。但在同学们的创新搭配和老师修补调整下,也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插花作品。“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花道艺术,制作过程中跟随老师的讲解全身心投入到花的艺术当中,十分享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自然之境。”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的毕灵珊同学分享“参加本期国学小课,我不仅学会了小原流花道的基本技艺,更感受到了花艺的魅力和内涵。”

由美2006年在日本与花结缘,师从小原流研究院教授石井穗丰先生学习小原流花道,2018年回国后创立由美花道教室。除了花道创作实践,李老师还与师生们分享了小原流花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承。“花道之美,亦是自然与生命之美。”她提出,花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花道作品不仅限于创作者的自我表达,更是人类灵魂与植物灵魂之间的一场关于“美”的对话。通过花道的学习和创作,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情趣和人生情趣,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我校自2017年起开展“国学小课”思政文化教育活动,至今已举办三十八期,“国学小课”思政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邀请更多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与学习机会,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 张思渊 杨姝)

(图片 韦露香 夏雨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