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学习

发布时间:2023-11-24作者:党委宣传部来源:武汉商学院浏览次数:234

11月23日上午,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致远楼508会议室开展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学习。党委书记刘志辉主持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市教育局党委宣传部部长许芬列席会议并指导。

会议集中收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新闻报道,并由张石同志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会议指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从战略全局和理论创新的高度,对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理论总结,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本质意涵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开辟了新航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指引,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与根本遵循。

刘志辉强调,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根本问题的论述,从思想上、方法上、实践上下功夫,做好学校的宣传文化思想工作。

一是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性,筑牢“培养什么人”的思想根基。守好高校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在把握全局中找准方位,不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站在意识形态战线最前沿,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全面提高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力、组织力、引领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严格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12个制度,重点加强对校园讲座、论坛、报告会、学术报告会议、社团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确保讲座、论坛、报告会、学术沙龙、社团等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学术繁荣的阵地,绝不留管理死角和盲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当前,文化形态、媒介生态、传播样态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以爱国意识培育独立精神、以真学实干增强话语自信,以自觉话语斗争破解西方社会思潮的魅影,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

二是从方法上充分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回应“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引擎作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创学校立德树人的新局面。具体说来,一要加强教学创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要求,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思政小课堂”发力,向“社会大课堂”拓展,落实好《武汉商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和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实施方案,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全面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二要加强载体创新。建设运营好武商院网站、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B站等网络平台,把科学理论、重要观点融入新闻和视频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促进作用。三要加强机制创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和现实需求,创新师生互动机制,采取灵活生动的方式,突出教育重点,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教育各环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创新。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推出一些武商院学生自己的网络文化作品,用学生喜欢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网络空间,旗帜鲜明地弘扬网络正能量。

三是行动上充分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为谁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为高校“为谁培养人”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一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宣传英模感人事迹,讲好红色故事,激发师生情感共鸣,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以及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武商院红色文化精品,用民族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哺育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二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化课程设置,打造“互联网+”宣传教育平台,丰富实践教育活动,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三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我们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首要任务。我们应坚定“三步走”的目标,继续提升科研水平,充分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扎实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一流应用型商科城市大学建设新局面。


(编辑 郭英策)

(图片 雷蔻紫)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