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到辛亥革命博物院,在历史的“穿越”中,上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思政课,举行了“武汉商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柱泉、副院长刘宗劲和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副院长黄春华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首先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北区广场举行。在中国共和纪元的开端、被誉为“民国之门”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前,魏德勋馆长以“馆长说:首义1911”为题,给现场师生详细讲解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历史风云和时代价值,让大家深深感受了辛亥革命先驱不懈奋斗、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随后,魏德勋馆长带领大家走进了鄂军都督府旧址,在都督府会议厅、黎都督卧室、谋略会议室、军令部、军务部、外交部旧址前介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局与影响。师生们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历史功勋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恢弘的历史、革命的艰辛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重温历史,无不激发起大家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之后,活动进入了现场访谈环节。在辛亥革命博物院讲堂,魏德勋院长与“辛亥革命第一枪”熊斌坤之孙熊永铸,以访谈、交流的形式从“辛亥湖北武昌首义事前运动之经过暨临时发难之著述”讲起,介绍武昌起义历史故事,并就辛亥革命精神的内涵及弘扬谈了自己的看法。
辛亥革命博物院讲解员还现场展示并讲述了“熊秉坤勋五位证书、勋五位证章”的故事,熊永铸则讲述了文物捐赠的初心。全国五好讲解员陈清还现场讲述了阳夏保卫战中革命军敢死队队长黄桢祥血衣的故事。这种面对面交流和近距离接触,让现场师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极富传奇的革命故事中,接受了精神洗礼,凝聚了奋进力量。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北区)学术报告厅,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长魏德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柱泉分别致辞,双方签订了共建协议,出席了“武汉商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日常的思政课堂以老师个人讲授为主,本次思政教育活动以‘馆长说’、革命烈士后代访谈、讲解员专业解说等方式,讲述革命故事、追溯红色历史,给我们的触动很大。”体育学院2022休闲体育(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1班学生陈浩天说。
据悉,作为海内外知名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院是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发挥辛亥革命博物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推进博物馆教育资源与我校资源的有效衔接,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