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一双巧手一张纸,一片丹心一份情——国学小课走进非遗剪纸

发布时间:2023-03-06作者:记者 方绍渝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浏览次数:491

本网讯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纸随剪转,心随纸动。惟妙惟肖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在一幅幅剪纸中跃然而出。35日下午,我校第三十三期国学小课“江城八怪——‘漏洞百出花样怪’”在校史馆正式开课。在湖北雕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江城八怪”之一,有“漏洞百出花样怪”之称的沈松柏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剪纸艺术非遗文化的殿堂,领略指间兜转带来的极致美感

雕花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之一。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沈松柏老师1974年开始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及创作,先后随中国文化代表团、湖北文化代表团赴世界五大洲、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表演及举办个人剪纸艺术展览。

课上,沈松柏老师为学生详细讲解了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工具与材料、手法与形式、设计与题材,大家认真聆听,对剪纸表现出浓厚兴趣,进一步领略剪纸的艺术之美。“上面五刀剪出土,对面二刀剪出口,再向中间横四剪,最后二剪喜字现。”在沈松柏老师手中,随着“喜”字简要领口诀话音刚落,“喜”字便清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中间的口还能添加不同的样式,如爱心、菱形等。”沈松柏随即为同学们演示了起来。在讲述头像剪纸环节,沈松柏一边讲述要领,一边进行演示。最终,两个小孩子的头像一并被剪了出来。同学们不禁发出惊讶之声,直呼:“太厉害了!”沈松柏则不紧不慢,重新拿起剪纸:“我们再进行一些修饰,男孩嘛,来个竖刘海显得精神,再打个小领带就绅士多了。眼睛还不够大,再给他拉个双眼皮。”一番“整容”过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接下来,沈松柏又为同学们剪出了栩栩如生、小巧精致的蟋蟀,同学们更加近距离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纸张折叠翻转,剪刀起起落落。在沈松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精美剪纸。第一次来到国学小课的2021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一班张奇选择了最复杂的剪纸图样:“起初是想着挑战一下,可没有我想象的容易。老师对锯齿的处理得心应手,我却十分艰难。在老师点拨后,我也逐渐熟悉了起来。体验这堂国学小课后,我深深感受到剪纸的魅力,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也会继续学习剪纸艺术。”2021级零售业管理一班韦露香对自己的剪纸作品十分满意:“没想到我也能剪出这么精妙的图案,我要把它放在宿舍里最显眼的地方!

从传统“八雅”到“江汉非遗”,从课堂实践到寻访调研,“国学小课”思政文化教育活动自2017年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十传承中华文明,促进学全面发展。国学小课秉持文化育人的活动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采取小班教学方式提高活动品质。今年,国学小课继续出发,邀请武汉非遗中的著名大家来校或走出校门的方式寻访湖北饮食文明,讲好有“味道”的中国故事。

(编辑 张思渊 程鑫)

(图片 张雯嘉 董梦瑶 杜权淋 韦露香 李子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