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优秀辅导员】刘桢:辅导员有“三度”

发布时间:2023-03-06作者:记者 代西西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浏览次数:1142

本网讯 33日,湖北省教育厅正式发布专升本工作的相关通知,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刘桢第一时间将通知转发给了有着“本科梦”的退伍大学生林晨龙,并为他逐一解答相关疑惑。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6年,像这样时刻关注和回应学生诉求的事情,已经成为刘桢的日常习惯,他用“速度”为学生办好每一件实事,用“温度”让学生感受在校“家一般的温暖”,用“态度”为学生的前进道路全力护航,被数千名学生亲切称为“刘爸爸”。

有速度:日均回复百条留言消息,当为学生办实事的“客服”老师

说起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刘桢笑着把自己比喻成“客服”。“刘老师,今年咱们系招不招专升本的退役士兵?”“刘爸爸,您能把某某老师的联系方式发给我吗?”“刘爸爸,实习公司不发工资该怎么办?”“刘爸爸,就业盖章应该怎么弄呀?”从微信和QQ到电话和短信,这样大大小小的事,刘桢一天最多能收到900多条留言消息有一次刘桢的邮箱里收到一张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他查看后不仅提出简历的修改建议,还贴心地帮忙将简历投递到合适的公司。“每天都能收到数百条同学们的留言,这也代表着学生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在当天就回复并帮忙解决,不想因为我的忙碌寒学生的心。”

“当时真的很害怕,还好有刘爸爸,不到20分钟就赶来了。”回忆起那时的突发情况,软件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徐素素依然感动。去年3月份,刘桢凌晨被一阵紧急的电话铃声吵醒,在得知徐素素因为肾结石疼痛难忍后,刘桢快速驱车赶往学校将徐素素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当时挂盐水挂了三个多小时,是刘爸爸一直陪着我,还帮我接水拿药,看着他为我忙前忙后的背影,我忍不住哭了出来。”徐素素分享说。

面对辅导员这份工作,刘桢始终充满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学生“件件有回应,事事能落实”的承诺。为了能时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刘桢的手机永远保持着开机和响铃状态,只要手机铃声一响,他总是会用最快的速度为学生排忧解难。

有温度:6载春秋诠释爱与责任,当陪伴学生成长的“刘爸爸”

思想政治工作、班级建设、心理健康、职业规划……高校辅导员往往有着“多重身份”,刘桢也不例外。从学习成绩到家里长短、从眼前现状到未来规划,刘桢总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用真诚叩开学生的心扉,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走访寝室、深度谈话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引方向,陪伴他们成长。每逢节假日、重大考试、开学放假、外出实习等重要时刻,刘桢总会在班级群里送上祝福和注意事项,反复叮嘱学生要注意的地方,尽显人文关怀。

去年11月底,我校进入常态化管控的特殊时期3宿舍楼被暂时封控。住在南3的刘梦婷在打给刘桢的电话里显得异常焦虑:“刘老师,宿舍已经没有消毒酒精了,我们很怕撑不下去。”当天,刘桢老师就送去了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还自费购买了一大袋水果,并一直安抚她的情绪。为了在那段特殊时期与学生共进退,及时解决突发情况,刘桢在办公室一住就是两个多星期。“刘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就像一位父亲一样,温柔又有耐心,从来不会吝啬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总是能出现在我们需要他的每一个地方。”刘梦婷说。

去年暑假,刘桢给来自恩施山区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向吉荥做了一次难忘的家访。为了尽快抵达向同学的家里从而多一些家访交流的时间,刘桢坐完高铁,再转公交和摩托,连续辗转了7个小时。刘桢的到来让向吉荥惊喜又感动:“来我家的路途很远,山路非常多,刘老师还是坚持说要来看看我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不仅向我家里人介绍了我在校的情况,我家困难提供意见和帮助,给予了一笔慰问金。2022年,在刘桢不断鞭策鼓励下,向吉荥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并找到了满意的实习工作。从恩施的偏远山区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刘桢是向吉荥大学四年时光里最感激的老师。

有态度:4年送出600份《劳动合同法》,当学生求职路上的“百度”老师

谈到刘桢老师,被他带过的学生总是有说不完的感动和感激,刘桢却总是在想:“能不能为学生再多做一点”。在日常的辅导员工作和课堂教学中,法学专业出身的刘桢发现,许多学生在求职时遇到不公待遇后不知道怎么办,为了让同学们能守好自己的权益,刘桢开始了他“以法为教”的探索。

2019年起,刘桢每年都会为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准备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那一句“大学四年,有我保护你们,离开学校之后,希望大家能保护好自己”让收到这份心意的学生为之触动,同时也对未来多了一份坚定。

除了专职辅导员,刘桢还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讲师,负责教授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法律相关的公选课。“为什么外国人的领事裁判权践踏了中国的司法权利?”“为什么如今中国的法律可以制裁外国人在中国犯下的错误而清朝的法律却制裁不了?”刘桢用一个个生动的法律案例为点,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面的点拨,用法律思维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结课前,刘桢也会为表现优异的学生送上相关法律书籍作为鼓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

2022年124日国家宪法日这天,作为我校普法讲师团巡讲活动第二期的主讲人,刘桢带来了一节普法课程,同样为到场的学生送上了一本劳动合同法,教育学生们知法守法,与法同行。当时正在备战公务员考试的彭汉林深受启发:“我备考的是公安岗位,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不少,刘老师的课让我很有收获,课后他还组建了普法群聊,让我们畅所欲言,他闲下来就会回复我们的问题。”

20224月,刘桢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他希望通过不断成长与自我完善,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教育情怀,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好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做一位回复问题有速度、对待学生有温度、教书育人有态度的“三度”辅导员。

(编辑 张思渊 洪梦婷)

(图片来源于本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