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聆听千年之声 对话自然之音

发布时间:2022-08-30作者:见习记者 方绍渝 张茂圆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浏览次数:487

本网讯 为展示青春力量,点亮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之灯食品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借用暑期时间,在湖北省嘉鱼县,以“嘉鱼呜嘟的大众认知现状调查及传承路径研究”为主题对当地群众展开走访调研。在乡村振兴的广阔战场上积极践行“薪火相承,万代共享”的青春誓言。

嘉鱼县得名于《小雅·南有嘉鱼》中:帝王乘船南巡,有江鱼跃上,令人烹之,食后赞曰:“佳鱼,佳鱼”,此后便称嘉鱼县呜嘟,原名“叫叽儿”,起源于三国时期东吴簰洲,即今湖北省洞庭湖畔的嘉鱼县距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音色浑厚穿透尤善表现幽远飘逸、意境古朴,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能演奏和音的土类乐器,被誉为“来自人类最初的声音”,在各类影视音乐伴奏中常常得闻也受了部分游客的喜爱,成为最具湖北特色的古代乐器和艺术藏品之一同时也是首批湖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走访调研当地人民对嘉鱼呜嘟的了解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会制作呜嘟或者会吹奏呜嘟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同时伴随着一批娴熟掌握呜嘟吹奏技能的民间艺人不断老去离开,呜嘟制作及其演奏断层现象日趋严重。嘉鱼呜嘟的传承延续一度陷入迷茫与焦灼中。

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规划后,嘉鱼呜嘟被列入保护计划之列,嘉鱼县成立了呜嘟传习所,办起了呜嘟传承班,建成了呜嘟产业基地,实现了呜嘟进校园、进旅游景区等。截至目前,全县能较好地制作并吹奏呜嘟的由30多年前的不足10人发展至200余人,培训呜嘟学员3000余人,嘉鱼呜嘟的濒危状况得到较大改观。近年来,嘉鱼以“全域化旅游、泛产业融合”理念为指导,深化文旅融合后,呜嘟作为重要文旅产品和曲艺表演进景区,成为嘉鱼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积极配合实践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利用自身专业优势,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访谈并且深入各乡镇发放问卷调查具体了解。本次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为嘉鱼本土学子,队员们从量化视角综合分析嘉鱼呜嘟的大众认知现状,并对嘉鱼呜嘟的传承路径进行创新性探索,以期对后续实行的呜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李俊表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直在努力保护嘉鱼呜嘟的路上,十分高兴能有青年力量的加入。”一个多月来,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嘉鱼县八个镇,收集了近400份问卷。此次项目负责人熊阳阳直言:这是我们家乡的名片,我不希望呜嘟消失掉我相信大家也是”她希望此次实践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嘉鱼呜嘟、喜爱呜嘟,进而萌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传承下去。我校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乡村基层,用行动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华章,把非遗传承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田野,心怀希望,一路前行。

(校审 张茂圆)

(编辑 张思渊 程鑫)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