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匠心斫制,传承千年古音

发布时间:2021-05-25作者:记者 李逸飞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浏览次数:418

本网讯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520日晚6点,国学小课“非遗古琴斫制技艺与古音赏析”在校史馆开课。古琴大师、悠悠山房创始人李涛与来自各学院的30多名同学一同探究古琴斫制的奥秘。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的拨弦乐器,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古琴一直位列“琴棋书画”之首,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绵延千古。从西汉时期文人们公认的“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到魏晋名士嵇康在其《琴赋》中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李涛以古琴为媒介,带领现场的三十多位同学穿越了时空,感受古琴的独特魅力。

“古琴一共有七根弦,分别代表着古代音律的宫商角徵羽和文武二弦,由粗到细音调会越来越高昂,所制弦的丝数也会逐渐减少。”李涛立起一把古琴,向同学们逐一展示了古琴的全部细节,他翻转古琴,轻轻的敲击底座,醇厚浓郁的打击声便缓缓传出。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特有的音色效果又与琴的材质、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木作斫琴胎、裱布、刮灰胎到漆作刷面漆、打磨、上弦调音,整个斫琴工序达100多道,使用斧、刨、铲、挫等几十种工具,耗时23年不等。

一张古琴,来之不易,离不开斫琴师无数次的打磨。“古琴看似简单,其实制作起来比较复杂。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的上弦,需要数十道工序。每一次打磨、每一次敲击,都是对古文化的尊重、对心境的历练。”李涛介绍。

为了使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古琴,李涛邀请所有同学靠近展示台,在与古琴零距离中向同学们传达别样感受。李涛拿出专业的刨子、圆铲、斧头等工具,手把手的教授同学斫琴。在李涛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对于工具的使用愈发熟练,每个人都能在光滑的木头表面刮出漂亮的刨花。2019级旅游管理学院陈金娜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国学小课了,“之前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古琴,今天能有机会在现场感受和触碰它,在琴身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它蕴含的魅力。”在陈金娜的印象里,每堂国学小课都让她仿佛在历史中“穿梭”,记忆深刻。

随着手指微微颤动,低沉古奥的琴音如泉水一样汩汩流出,曲速忽快忽慢宛如潺潺小溪,音调忽高忽低又似瀑布飞泻,在场的观众无不如痴如醉。

现场同学忍不住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一美妙的时刻,在古琴声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琴恰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气节,不卑不亢,从容淡然。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一代代人有责任也有必要将他们继续传承下去。”活动最后,李涛对同学们说道“希望今天的课程能给在场的同学们一些感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人人有责。”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王思源)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