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科建设】边教、边学、边做,培养全能型马术人才

发布时间:2021-04-19作者:记者 潘小芳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浏览次数:376

本网讯  “遇到马儿受惊之后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要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心脏复苏”“受伤之后要怎么包扎才能马上止血”,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教师王锋的课堂上找到答案。2008年,我校开设《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马术运动的同时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在这一充满危险性的运动中尽可能安全地进行活动。经过13年打磨和创新,《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被评为2020年度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防范与救护并重,打造国内马术安全标准体系

《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目前是马术专业学生的必修核心课程。记者从课程大纲上看到,包括20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2学时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系统了解马术运动安全防范知识,具备马术行业特殊职业要求的安全防护技能,掌握与马术运动损伤相关的救护知识并能在工作中进行及时有效地运用。

该课程的主要教材《赛马安全防范与救护》是由我校课程团队成员在总结马术行业从业人员经验和实践基础上,创新性打造出一套集马术安全教育知识、技能、社会责任为一体的国内马术安全标准体系,经过长期摸索后自行编辑出版的国内首部赛马安全防范与救护专业教材。教材分为“防范”和“救护”两个篇章。课程负责人王锋介绍道:“马术运动是唯一一项人与运动共同完成的体育项目,并且马儿胆子小、自我保护意识强,所以学生在与马进行接触的时候第一要务就是保证安全。”“防范”篇的第一章就是“马的习性”,学生需要了解马的生活习性、肢体语言等。同时,“防范”篇还包含“马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骑乘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马房防火的安全注意事项”等课程,既是为了给学生灌输更多安全意识,也是为了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救护”篇则更偏重于强调损伤后的急救和处理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发生意外情况后具有急救处理的能力。“高水平马术俱乐部往往设置在郊区,医疗条件不便。此时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就能派上用场,相对其他人来说更有优势。”王锋对此深感自豪。

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科学实践教学体系

《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的课程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行随堂专项实践教学马房实验室集中综合实训教学,重视学生的早期实践。同时注重应用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堂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推行边教、边学、边做的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完成理论与实际的融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目前学校已建成多个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验实训室,将仿真教学和情景教学导入课堂,灵活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技术手段,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拥有电子模拟马、体外除颤仪、马解剖实验室等实训条件后同学们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学习劲头也更足了:“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有同学甚至专门去红十字会参加培训。我们专业教学团队的老师都是体育专业或医学专业出身,专业基础扎实。”采访过程中,王锋提起一件令他感慨不已的事:一名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走在路上遇到有人晕倒,心脏骤停,在身边人都手足无措的时候挺身而出,用在课堂上学到的心肺复苏术成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很高兴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校园与社会相辅,培养中国特色一流马术专门人才

《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十分注重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通过建设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培育一流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提升马术专业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中国特色一流马术专门人才。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可以打消同学们原本对学习马术专业、从事马术运动担心安全风险的顾虑,还能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进入马术行业前就建立起从事马术运动行业的自信。《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的最后一章还提及到面对突发事件如地震、交通事故等的有效预防和处置方式,让学生愿意并能够肩负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

至于课程的未来发展,王锋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下一步打算尝试网络开放教学,通过线上课程让更多人在学习自我防范与救护的方法的同时了解马术运动。”2020年9月,《马术安全防范与救护》课程作为武汉市赛马和马术运动校园推广的特色课程,已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编辑 张思渊)

(图片 汪逍逍 张羽彤)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