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武汉商学院奋力推进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

发布时间:2020-07-27作者:记者 汤曹云 肖璐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浏览次数:1006

本网讯 725日,湖北日报“教育观察”版专题刊登《新商科 新工科 服务区域经济 ——武汉商学院奋力推进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文章。全文如下:

近年来,武汉商学院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融入“三化”(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对接武汉市“3851”产业体系,奋力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新商科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目前,武汉商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等13个教学学院、34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2020年该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总计划2790人,其中本科2440人,专科350人。

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是学校规模最大、所办专业最多、办学时间最长的学院,专业设置依托武汉市大商贸、大流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省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学院开设有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零售业管理六个本科专业。其中财务管理专业是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也是该校最具特色的商科专业,财务管理ACCA方向班,培养能在跨国公司及外资、独资企业、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该专业与英国高校合作开展了“4+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4年后,前往英国高校攻读会计与金融管理硕士研究生1年,获取英国高校硕士学位。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也与多所海外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海外高校定期选派教师来校交流。

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产教融合、循行导教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过程近43%,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达100%。学校牵头组建湖北省酒店职教集团和武汉酒店行业协会,专业深度对接行业与企业。多年来,诸多国际品牌酒店提前一年来“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烹饪食品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休闲体育马术方向等专业毕业生也早已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武汉商学院在多个学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新需求”和人才培养“新质量”,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理念,强化产学研相融的办学特色。该校与汉口银行、农村农业商业银行等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办特色银行班,以项目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学生提前学习银行金融系统专业知识,可到银行对口岗位实习,表现优秀者可提前获录用。

开设“新潮”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019年,学校开设零售业管理专业,填补了全省本科零售管理专业的空白。2017年,武汉商学院开设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并邀请华中数控、华中激光、东风、格力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定制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武汉商学院在全国高校中首开休闲体育(赛马产业方向)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马术第一校,走出了7名冠军骑士,校友覃勇还是首位获澳洲骑师牌照的中国内地骑手。此外,学校还拥有审计学、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一大批“新潮”专业。

武汉商学院紧紧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和优化专业结构,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积极设置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形成了专业、职业、企业、行业、产业“五业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结构,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国家、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汇聚。武汉商学院设有27个科学研究机构及5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015年以来,学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9项,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近100项,教师获授权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余项,承接横向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0余项。

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武汉商学院还积极为学生量身定制通识教育,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2018年,武汉商学院在湖北省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率先设立通识教育学院,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识教育学院首批研发六大课程模块:国学与商道、科技与创新、文明与礼仪、思辨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管理与服务。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充分做到人文素养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在学生中反响良好。201911月,武汉商学院主办“2019年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会议”,32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的转型发展与综合改革、中外高校通识教育交流合作等问题。

承办国际赛事 服务国家战略

20191019日至26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马术场地障碍赛及现代五项项目在武汉商学院举行。作为唯一设置有3个比赛场馆的高校,武汉商学院设施先进的击剑馆、游泳馆、驭马体育公园受到运动员一致好评,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及技术官员多次赞扬学校的赛事保障工作。在这所高校里,中国小将毛立新摘取了马术场地障碍赛铜牌,创造了中国马术在国际性赛事的最好成绩;现代五项中国队队员王炜率队夺得女子团体金牌,成功卫冕。军运会赛事结束后,武汉商学院的比赛场馆再次承担了2019年现代五项亚洲锦标赛暨2020东京奥运会亚洲/大洋洲资格赛,并决出10张现代五项奥运会入场券。国际性赛事留下的宝贵财富,将为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翻开新的篇章。

学校最早开设的烹饪专业也与时俱进,在诸多国家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2008年,武汉商学院10余名师生被选入奥运后勤集团,为奥运餐饮添彩;同年起至今,20余人次师生接力前往南极掌勺,获评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还成立了南极科考后勤服务厨师培养基地,“舌尖上的极地”让全球科考队员念念不忘。除此以外,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在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中,武汉商学院校友曹崇运牵头研发的二十五种食物,伴随航天员度过太空生活。

1963年建校,武汉商学院历经了风风雨雨的57年。建校时,烹饪、照相、理发,三个专业撑起一所学校,孕育出了武汉商学院最初的商科雏形。如今,特色商科、中国商道、国际马术,硬核角逐秀实力,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一道靓丽风景。

一直以来,武汉商学院秉持“商道惟诚”初心,开凿“知行致远”的通途。未来,学校将有针对性地打造特色商科专业、建立特色型商科集群,以“技术技能与智商情商”双结合为人才培养定位,为学生打造一流的国际视野,建设一流应用型商科院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新 通讯员 汤曹云 肖璐)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