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商院

长江网:“爱心餐” 香飘三年 宿管妈妈团感动校园

发布时间:2013-04-12作者:记者杜思祺王英邓吉来源:长江网浏览次数:193

       (长江网i新闻记者杜思祺王英邓吉)烧鲫鱼、莴苣烧肉……4月10日中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宿舍观湖苑4栋一楼值班室的一方小桌上摆满了菜,一名中年妇女与一名女生坐在一起吃午饭,“来,多吃点”,妇女不停地给女孩夹菜,女孩碗里的菜堆得满满。

       看起来像母女的二人其实并非亲属,中年妇女名叫邹典明,是该楼栋的宿管员;女生叫赵梅,该校2012级会计一班的学生,一名来自湖北襄阳的贫困生。从去年9月入学至今,赵梅上学期间每天的中、晚餐基本由楼栋的6个宿管妈妈“包办”,普通的小屋传出家的温馨。

邹典明和赵梅一起吃饭(摄影:张恒皓)

  无声的爱心接力

       “6名宿管妈妈做‘爱心餐’已有三年多,来吃的都是贫困生,大多已毕业。”10日,该校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副主任汪红萍介绍。

       6名宿管妈妈中,邹典明年纪最大,今年59岁,其他的40多岁。学校每年都安排一些贫困生到学生宿舍楼勤工俭学,看到一些学生生活条件不太好,宿管妈妈每次做了好菜,都会邀请她们一起来吃饭,爱心餐桌在不经意间形成。没有谁去张罗,6名宿管妈妈彼此保持一种默契,在自己值班的时候,轮流做出可口美味,义务招待贫困生吃饭。好几名学生吃着“爱心餐“度过了大学时光。

  汶川女生的感恩

       “邹妈妈,我今年10月结婚,到时您一定要来成都参加我的婚礼。“几天前,已毕业一年多的2009级学生侯海英从外地给邹典明打来电话。

       侯海英是四川汶川的学生,初进校时,家里刚刚经历了地震,经济拮据。她成了爱心餐桌的常客。“邹妈妈她们总是想着办法给我们做些好吃的,”侯海英回忆,每餐至少有4个菜,荤素搭配,营养全面。一次,侯海英与室友在外做兼职晚上11点吃回来,邹典明还为她们煮好了热腾腾的饺子和汤圆宵夜,这让又累又饿的侯海英倍感温暖。

       “邹妈妈到成都后,我一定要带着她到附近好好玩玩。”侯海英说。

  可口美味学生如数家珍

       “万阿姨的饺子特别大,鲍阿姨的汤很香”,吃过“爱心餐”的学生对宿管妈妈厨艺印象深刻。

       赵梅记得陈金艳阿姨在做“爱心餐”是如何“讨”自己欢心的。“第一次吃陈阿姨做的饭,她特地从家里带来的肉丸子,又鲜又香,真好吃。”去年冬天,赵梅受寒感冒,陈阿姨特地煲了排骨汤给她驱寒,还亲自买药给赵梅,督促她多穿衣服。

       该校大二学生王进告诉记者,每次遇上学生们过生日,宿管妈妈还会做些好菜。如此心细,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只是多一双筷子的事”

       “要学生们来一起吃饭,只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我们并没有想到很多。”邹典明谈起“爱心餐”非常平淡。不仅是这些贫困生的饮食,对于他们的衣着、住宿,宿管妈妈也是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6人大多住在学校附近,但都备有一个针线盒,学生们衣服不小心蹭破了、纽扣掉了,她们总会帮忙缝补。

       因赶着上课,来不急打开水,学生们就把开水瓶放到宿管值班室,宿管妈妈不动声色帮她们把开水打好,有时还送到寝室。下雨了,晒在外面的衣服忘了收,宿管妈妈会主动收到室内。有的学生寒假在外打工,需要自行车,她们把自家的自行车无尝借给学生们。

(原载 长江网 2013年4月11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