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院开展第二期“博士π对谈”活动

来源:武汉商学院作者:旅游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次数:10

4月24日晚,旅游管理学院第二期“博士π对谈”活动在南4-401教室举行。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青年教师郑雪,通过深入的理论阐释与丰富的实践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个人成长与目标实现的精彩分享。

讲座开场,郑雪老师以自己坚持十年练习瑜伽的亲身经历切入,引出“坚持的习惯”这一核心话题。她强调,长期坚持做好一件小事,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改变,就像滴水穿石,日积月累的力量不容小觑。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环节,郑雪博士援引卡罗尔・德韦克的理论,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进行了细致对比。固定型思维者认为个人能力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而成长型思维者则坚信,能力能够通过持续努力与学习得到提升。在学习与人际交往过程中,成长型思维者更乐于接受挑战,将失败视为宝贵的学习契机,并且相信通过有效沟通与磨合,人际关系能够不断改善。为帮助同学们培养成长型思维,郑雪博士分享了一系列实用方法,包括转变语言表达模式、重新认识失败的意义、制定 “成长目标”以及主动突破舒适区等。她指出,成长型思维是坚持的内在驱动力,拥有这种思维的人面对困难时,会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例如在备考研究生考试时,面对模拟考试失利,能够冷静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进而提升成绩。

随后,郑雪博士谈到“试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她指出,众多伟大成就都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诞生的,试错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找准方向。人们之所以害怕试错,主要是担心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在意他人的评价。因此,需要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建立合理的试错机制,在试错中积累经验、调整前进方向。

“坚持的终极形态:为结果负责” 是本次讲座的另一重要内容。郑雪博士强调,为结果负责不仅是对目标达成的承诺,更是对整个过程的全面把控和自我担当。这对个人成长具有深远意义,能够推动个人在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她分享了践行 “为结果负责” 的具体方法:主动承担风险,比如在投资创业过程中,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和资金压力;强化责任意识,将目标内化为个人使命,就像从被动参与公益活动转变为主动组织;保持积极心态,在结果不理想时迅速调整状态,例如考试失利后重新制定学习计划,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在互动答疑环节,郑雪博士针对同学们在个人成长、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困惑,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针对“如何平衡学生考证与专业学习” 的问题,她表示,考证并非多多益善,应当优先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证书。面对同学们对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的迷茫,郑雪博士结合自身经历解释道,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不应仅凭当下的认知否定专业价值。以管理类专业为例,虽然有人对其存在误解,但实际上这类专业对情商要求较高,有着独特的优势。她还提到,企业招聘需求丰富多样,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组织能力,完全可以在非旅游行业找到合适岗位,如市场推广、工会活动组织等。她鼓励同学们打破思维定式,勇于尝试不同行业和岗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成长指引,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成长型思维、坚持和为结果负责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成长型思维,养成坚持的习惯,为实现个人目标不懈努力,在成长道路上收获更多精彩。

“博士π对谈”是旅游管理学院今年发起的系列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博士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博士的个人专长与思考、学术前沿探索以及AI在旅游管理领域的应用等精彩内容,激发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拓宽大家学科探索的视野,同时增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旅游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