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季,江城校园里奏响劳动与生命的交响曲。在第四十七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来临之际,武汉多所学校通过创意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劳动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绿色希望。
耕读课堂种下科学种子
汉阳区钟家村明德小学的“乐耕节”变身趣味农学院,小农学家们手把手传授种植秘籍。孩子们挥动特制小铲松土播种,用刻度水壶精准灌溉,更将果皮菜叶变废为宝制成堆肥。“稻草人守卫队”尤为亮眼,旧衣稻草在巧手中化作憨态可掬的田园卫士。
校际联动共绘生态蓝图
武汉经开区洪山未来学校与武汉商学院携手打造“成长育苗坊”,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小学生制作多肉微景观,生物专业学长现场解密植物呼吸奥秘。四(6)班洪梓莹轻抚肉嘟嘟的虹之玉说:“这是我的绿色能量站,要陪着它一起长大。”两校联合开发的“校园植物图鉴”小程序,让科技赋能生态教育。
清廉教育融入自然课堂
武汉经开区新城小学将思政课搬到蔷薇花圃,党员教师带领少先队员栽种象征高洁的蔷薇时,借花喻人诠释育人哲理:“修剪杂枝才能花繁叶茂,清除思想尘埃方能滋养正气。”师生们在“绿意承诺横幅”上郑重写下双承诺——既有守护青山的环保誓言,更有“养浩然气”的廉洁宣言。五(3)班陈卓行感悟道:“养护花朵和培育品德一样,都需要日日用心。”
家校共育浇灌成长之林
武汉经开区朴真小学在家委会成立仪式上开启特别“成长契约”,家长与孩子在智能操场旁共植纪念树。家委会代表王女士边培土边感慨:“教育就像种树,家校配合才能形成守护绿荫。”校长刘翔介绍,这片“亲子林”将接入智慧养护系统,通过土壤湿度监测等物联网技术,让科技与自然共同见证成长。
童趣探索解锁自然密码
汉阳区机关幼儿园变身森林探秘乐园,萌娃们用毛线丈量梧桐“腰围”,拓印香樟“皱纹”制作树皮绘本。在“种子观察站”,孩子们为每颗豆子建立成长档案,用稚嫩笔触记录“小绿人破土记”。
(长江日报杨幸慈 通讯员周佳琦 寻梦 陈沐泽 李雪睿 李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