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旧
推动楚菜创新发展 我校被确定为楚菜文化研究责任单位之一
发布时间: 2018-08-15 来源: 武汉商学院 作者: 浏览次数: 277
 

        本网讯 721,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湖北菜简称统一规范为“楚菜”。

       《意见》要求以“提升楚菜品牌,弘扬楚菜文化,建设美食强省”为主线,深入挖掘传承楚菜历史文化底蕴,推进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由省文化厅、省商务厅、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商学院共同负责的加强楚菜文化研究。

       内容包括进一步凝练楚菜文化特色,丰富楚菜文化内涵,传承楚菜文化精神,增强楚菜文化创造力,推进楚菜文化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不断提升楚菜文化魅力。集中力量出版一部《中国楚菜大典》及系列丛书。加快武汉楚菜博物馆建设。积极促进楚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楚菜产业布局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等方面建设。

将楚菜文化融入烹饪教育

       承担这项“舌尖上的文化研究”并非偶然,我校是全国最早开办烹饪类专业的教育机构之一,烹饪人才培养被全国餐饮行业誉为“职业教育的先锋,烹饪大师的摇篮”。在五十余年的烹饪教育中,就以湖北菜系为主,并一直注重将楚菜文化融入烹饪教育,并注重传统饮食文化研究。20158月,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共同批准在我校设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展湖北烹饪工艺保护与传承等研究。以“非遗”的文化营养让古老楚菜在江汉大地上传承与创新。

建成湖北首家楚菜博物馆

      2016年,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6000余家会员企业一致通过决议,于2017年全面开启“鄂菜”改“楚菜”进程。2017年我校在筹建鄂菜博物馆期间,就发现湖北简称“鄂”的历史只有500多年,“楚”的历史则有近3000年;“鄂”单指湖北一省,“楚”则涵盖当今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影响力,“楚”比“鄂”都更胜一筹。于是提出将鄂菜博物馆更名为楚菜博物馆,并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和历史典故,挖掘楚菜故事,建成湖北首家楚菜博物馆,并于20175月对外开放,成为介绍楚菜历史、现实和发展的重要文化场所,也成为传播楚菜饮食文化的窗口。

加强楚菜理论研究

       楚菜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我校充分挖掘荆楚饮食文化,加强楚菜理论研究,先后设立武汉传统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沔阳三蒸研究院、武汉市鄂菜研发中心、武汉素食研究所、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等科研机构。

       近五年来,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成功举办“鄂菜发展研究论坛”、“武汉素食研讨会”,承办“中国鄂菜产业发展大会”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10部。完成了30余项各级各类级科研课题。在研“沔阳三蒸研究”、“竹溪蒸盆研究”、“南极科考人员合理营养膳食研究”、“创新食品酱料的研发与应用”等项目。

       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国烹饪大师王辉亚认为,“将‘鄂菜’改‘楚菜’,不仅是在名字上变一个字的问题,而是使湖北菜如何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他谈到,下一步,要充分利用湖北省创新楚菜发展的大好契机,发挥学校对楚菜文化研究、传播、发展的优势,把弘扬楚菜文化作为重点和亮点,助力打造楚菜文化国际品牌